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8月1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关于授课效果评判与现场互动实战

问:王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您能帮我答疑吗?昨天在深圳讲《父母恩》,讲了母亲对我们的十大深恩。孩子们有的流着眼泪,有的好像不是很投入。
   第一,我自己当然要反思自己如何提高讲课水平,在此同时,孩子们有的哭有的不哭,代表着什么?是个体差异吗?我自己的孩子也没哭,她说她听多了,所以见怪不怪了。联想起在亲子《弟子规》拜跪的时候,有的人痛哭,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毫不在意。这是为啥呢?
   第二,有一个小女孩打断我的话,举手发言说:“老师,我长大了不想当女人,不想生孩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生孩子好疼啊!”然后,眼睛湿润了。我当时说,所以你看看我们的母亲多么伟大,可以忍受一切的疼痛,要感恩母亲的恩情等等。因为课程时间有限的关系,我并没有深入去和她聊,就说“这个问题,别的老师可以引导课下讨论”,感觉自己“蜻蜓点水”。请问,在那个当下,我该怎么处理?如何既不影响课程的进度,又能简单几句话解开孩子的心结?望老师指教!
   答:传统文化,有感动人的力量,但感动并不一定只是通过哭(流泪)来表达,所以不能完全凭听众哭不哭,有多少人哭、多少人不哭,来评判授课效果。因为传统文化除了动之以情,还有晓之以理,更有“不亦说乎”、“乐在其中”、“不改其乐”……现实中,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人,天生泪点低,别人咋地不咋地呢,他已经眼泪汪汪了,表面上看,很感动、很激动、甚至很冲动,然而事过之后观其行,亦有丝毫不动的。
   小结:传统文化≠哭,爱哭≠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不相信眼泪!
   第二个问题,属于对授课者“听语”、“待问”能力的检验,若自身功力足够、以心进入,当下自有灵感闪现,可从之。若功力、状态、灵感皆不足,可通过抓住对方问题的关键词,现场耐心反向询问,你问他答,抽丝剥茧,一问一答互动之下,或许答案自然现前,或许对方自己忽然悟知,无须再答。
   问:谢谢王老师,那针对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具体操作的方法呢?末学愚钝,请明示!
   答:比如,你可以就着她的话问她:小朋友,你听谁说的“生孩子好疼啊”?因为你可以断定她那么小,这事肯定是听别人说的,而不会是亲身体验。
   然后,根据她的回答,循循善诱,让她设想:岳飞的母亲,生岳飞时会不会有痛感?假如岳母因为怕痛,就拒绝生产,我们是不是就少了一位感天动地的民族大英雄?
   同时观察她的反应,看是否想得通、受触动,再决定如何做下一步的引导。
   一旦找到了她的逻辑疏通点,她自己内心理顺了,空中就会飘来五个字……
   问:嗯嗯,我明白啦!感恩您,王老师!“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通过这次的反思,再一次让我提升、成长!多谢您,多谢给我机会的同学们!
   答:多谢提问,多谢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以上话题原本属于师资提高班要传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