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5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菏泽再添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入选总数居山东省首位
本报讯(通讯员解利民王秀颖)日前,文化部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菏泽市申报的东明县“庄子传说”、牡丹区“牡丹传说”等4个项目名列其中,同时还有5个项目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单,入选总数居山东省首位。
   据悉,2009年文化部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从全国申报的3136个项目中“提名”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此前,国务院曾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其中第一批518项,第二批510项。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评选过程中严格控制数量,注重质量的提高。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极为丰富,从2006年至今“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连续拿下五个全省第一: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全省第一(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量全省第一、省级“非遗”名录数量全省第一、省级“非遗”传承人入选量第一。这次申报入选的9个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类东明县的“庄子传说”,牡丹区的“牡丹传说”,传统音乐类菏泽市的“菏泽弦索乐”,传统体育类东明县的“佛汉拳”,以及扩展项目民间文学类牡丹区的“尧的传说”,传统音乐类巨野、单县的“鲁西南鼓吹乐”,传统喜剧类成武县的“大平调”,曲艺类郓城县的“山东琴书”,传统美术类曹县的“曹县柳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