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6月1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8]

难忘黄米粽子香

□刘尊行
   传统节日端午节刚刚过去,一家人又品尝了品种繁多的粽子。泡好糯米,掺入各种美味配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自己动手包几个,真是其乐融融啊。
   小时候,到了端午节,想吃到粽子非常不容易,那个年代买什么都要凭票。记得我吃过一次黄米(小米)包的粽子,那时的感觉真香啊,因为就此一次,印象极深。后来,我才知道是母亲从别人家借来的黄米,特意给我包的。
   70年代,在商店里卖粽子要排队的,轮到我了,我问了一句,买粽子要粮票吗?(那个年代售货员的职业是挺神气的)。“要”真是干巴脆,我又问了一句,有黄米粽子吗?怎么收?这下她不耐烦了,凶巴巴地高声说“你这小孩怎么这么罗嗦,什么黄米粽子、白米粽子的,买多少,收多少”,我一看她那态度,立马还击道:什么叫买多少收多少,我买一袋,你还收我一袋粮票不成,说得她结结巴巴了好半天,周围的顾客哄堂大笑。可我惨了,没买到我盼望已久的黄米粽子。
   如今市面上的粽子真是琳琅满目,高档粽子,价钱高得令人咂舌。尽管家里的粽子品种不少,我还是难忘吃过的那个黄米粽子,那叫一个香,这香味里凝结着母亲的深情,我不能忘,也不敢忘。
   五月五日是端阳,
   引发兴致诗几行。
   遥想江南龙舟竞,
   近闻黄米粽子香。
   楚王衣冠成尘芥,
   屈原诗歌留芬芳。
   家家门旁插艾草,
   村外麦子绿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