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10月3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秦同君:戏迷开心,我快乐

每个周六周天,牡丹区西城百园社区会准时响起戏剧声,戏台上出神入化的表演,带给老年戏迷朋友们精美的艺术享受。已入耄耋之年的秦同君正是百园戏曲艺术团的策划人之一,秦同君说:“戏曲是祖先传下来的瑰宝,我们要通过戏曲演出的形式,宣传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好戏连台陶冶情操
   只要有戏曲演出,戏台前都挤满了看戏的人。表演曲目有豫剧《老黄牛分家》、四平调《小包公》、两夹弦《小姑贤》等,都是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戏种。每周末准时两场演出,有时候演员还未到,观众席上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还有人开着车,从马岭岗、吴店、小留等周边乡镇专门跑来看戏。”秦同君说,“因为人多,有的人直接坐到了马路上,我们怕老年人有危险,就自己跑前跑后和戏迷沟通。”
   家住解元集的65岁老汉王长安,为了到百园社区看戏,每天骑行近20里路。王长安说:“这些戏曲娱乐节目不仅愉悦身心,还能结识很多戏曲爱好者。只要开场我就来听,没有一天落下的。”
  欢天喜地大家同乐
   秦同君告诉记者,每次演出都是他们老哥几个自发组织的,戏台也是众人凑钱搭建。“剧团里大都是一些喜爱戏曲的退休老人,大家聚在一起以戏会友,陶冶情操。”秦同君的百园戏曲艺术团,与市丹香艺术团、牡丹办事处四平调剧团一起文艺义演,为喜欢戏曲的朋友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每天来听戏的观众多达2000人,场面非常热闹。”别看秦同君已到了八十岁高龄,现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秦同君说,自己已经听了七十多年的戏,对戏曲的喜爱早已经深入骨髓,他知道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听戏,为了给老年朋友提供听戏的机会,他与胡金亭等五人一起把每一次演出都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完成。
   虽然忙碌,但记者看出来,秦同君乐在其中。秦同君笑着说,听戏、唱戏、看戏,不仅陶冶情操,还能延年益寿,他感到生活非常充实,乐趣繁多。“烦恼的时候听一听戏,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会云消雾散。”
  弘扬美德 传递正能量
   百园戏曲艺术团自成立起至今,已由五六个人发展到四十多人。秦同君说,自己的剧团目前还是以老年人居多,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剧团中来。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只有年轻人喜欢戏曲,戏曲的传承才能源远流长。
   秦同君笑着告诉记者,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如果有条件,我们就买一辆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让农村的老百姓也能听到我们剧团的戏曲。”
   戏曲演出全部是义演,秦同君说,能够为老百姓演出,他自己也觉得高兴。他说,通过戏曲的形式不仅为喜爱戏曲的朋友带来艺术上的享受,还能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宣传到人们心中。
     记者 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