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法治菏泽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1月0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严 管 与 厚 爱

——曹县看守所监管工作侧记
对监管工作来说,安全责任大如天、猛如虎、细如针。50多年如一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曹县看守所连续56年保持“安全零事故,队伍零违纪”,被评为全国二级看守所、山东省优秀看守所,三次荣立集体二等功,17次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严管 让民警“依流程”、“守尺度”
   2月25日8时30分,管教民警刘野像往常一样参加所交接班例会,上午他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带在押人员李某外出就医;二是对当天刚入所的岑某进行入所谈话。“岗位细则把各项工作任务程序化,到所里上岗就像工人进车间,该干什么、怎么干好,都有既定流程,我们心里都有数。”刘野告诉记者。
   在曹县看守所,记者见到了被他们称作“行为标准”的《岗位民警考核细则》。在这本不到30页的小册子里记载着从所领导到岗位民警,从在押人员入所到出所,从创先争优到责任倒查等工作环节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标准。小到监室巡视的时间间隔,大到熟记在押人员的基本信息,每个环节都实现了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这个细则是在征求民警意见的基础上不断细化完善之后形成的,全体民警认同感和执行度较高。对全体民警来说,细则既是一项制度规范,更是一把行为标尺。”曹县看守所所长潘长青介绍。
   在日常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曹县看守所更加注重在重要节点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消除安全隐患方面,他们坚持“五个必查”和“两个不放过”,即每月开展两次安全检查,管教民警每天进监室检查,每天集体交接班前必须抽查1至2个监室,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去年,该所发现危险违禁物品90余件,消除安全隐患40余处。
  厚爱 让警心与岗位紧紧贴在一起
   每周五下午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曹县看守所坚持了56年不间断。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他们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专题教育片,确保了民警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全国各地反面典型案例,他们建立每月谈心谈话、每季度警示教育、每年家属座谈的工作制度,引导民警树立起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同时,设立警示牌和荣誉室,建设文化育警长廊,张贴警世名言,用文化的力量凝聚警心、激励斗志。
   “能者上,庸者让”的公平奖惩机制也是曹县看守所凝聚警心的有力措施。多年来,在曹县看守所,没有不能公开办的事,没有不能公开说的话,所有的制度坚持在阳光下运行,真考核、真奖惩、真兑现,真正使民警由衷地信服。他们严格依照制订的考核细则,实行日考核、月排名、年总评,建立权责紧密结合的精细化考核体系,每月根据排名评出两名“巡控之星”和两名“管教之星”,在提拔、重用、轮岗时优先考虑,年终综合考核位居前列的民警则直接列为各级表彰奖励候选对象。同时,对考核名列最后两名的民警离岗培训,根据培训考核情况予以重新上岗或调离,真正凭考核定奖惩,凭实绩用干部。
  温情 让在押人员真正洗心革面
   1月12日,入所后一直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在押人员高某算是吃下了 “定心丸”,看到管教民警到其家中走访时拍摄的视频,听到父母、妻儿叮嘱他安心改造的声音,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俺一定配合管理,洗心革面,对得起民警这一片苦心!”
   对在押人员不抛弃、不放弃,把安全监管与温情教育融为一体,是曹县看守所多年来牢固树立人本理念、通过业务抓队伍的一个缩影。他们倾力打造权益保障型监所,酷夏抓防暑,严冬抓御寒,全力提升卫生、消毒、热水供应等硬件建设水平,建立在押人员投拆处理机制,确保在押人员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常年开展“文明监室”和“文明在押人员”评比活动,加强与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合作,对在押人员审前羁押表现在量刑时予以参考,促使在押人员自觉遵守监规,主动检举犯罪线索。今年以来,深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71条,直接或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9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6名,协助抓获外省市在逃犯罪嫌疑人3名。
  通讯员 李勋 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