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12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巨润建材:

余热发电为玻璃行业节能闯新路

高高的烟囱出口温度达到500℃,过去这些玻璃熔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不仅被白白浪费掉,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热污染、燃气污染等,这在全国所有玻璃行业企业中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在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司将不复存在。
   7月6日,当记者冒着酷暑来到该公司的熔窑废气余热发电工程建设现场时,工人们仍在加紧施工。“瞧,这就是正在建设的废气锅炉和除尘脱硫塔,项目建成后可自供我们企业1/3的低压用电负荷,大大减少了外购电的使用。”采访中,该公司副总经理施云龙告诉记者,公司自2009年投产以来,坚持发展与节能减排同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能耗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利用、能源节约上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目前,每重量箱玻璃综合能耗为12.61千克标准煤,比国家限额标准18.5低5.89千克标准煤。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动力。利用余热发电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是对玻璃熔窑的废气余热进行深层次、高水平的综合利用,也是国家倡导和鼓励的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施云龙介绍说,由于玻璃生产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也是污染性行业。玻璃熔窑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排出的余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公司总部——江苏华尔润集团于2006年10月开始实施了八、九线余热发电工程,并在2007年9月顺利并网发电,从此迈出了浮法玻璃余热发电的第一步。“我们这个熔窑废气余热发电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其中包括了余热发电和环保脱硫两个项目,大概5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施云龙说,通过收集4条浮法玻璃线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温度为500度左右的烟气,通过热转换器生产低压过热蒸汽进行发电,年发电量达到7470万千瓦时,其发电量可直接用于生产各个环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9088吨,预计今年10月份就可以投入试运行。同时,采用环保脱硫,使整个烟气的余热利用和脱硫除尘治理实现了有机结合,既减少了污染排放,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用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最优质的绿色产品,是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施云龙告诉记者,在生产技术方面公司依托集团总部20多年浮法玻璃生产经验,玻璃窑炉全部采用浅池结构设计,比传统的深池窑炉每吨玻璃液熔化能耗下降32千克标准煤,生产采用国内一流的设备,实现全面自动化,对燃料的使用做到了精细化控制;同时,采用最新喷枪,尽可能地做到了燃料使用过程中的降耗,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公司还成立专门的节能办公室负责能源管理工作,对大功率用电设备加装变频器或软启动器来降低电能消耗,对全厂照明设施全部采用绿色环保照明器材,并通过对厂房进行密封,对窑炉、锡槽等大型热工设备进行全面保温,减少热量损失来降低燃料消耗,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王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