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特殊的电话簿
□殷修亮
在母亲的枕头下,有一个特殊的电话簿。
母亲算是没有进过学校门的人。听她说,当她和小伙伴一起高高兴兴地到那个用家庙改成的村小学开学报了名,老师告诉她第二天就可以正式来上学时,母亲高兴得到半夜都没睡着。可第二天姥爷硬是把头脚走出大门的母亲二脚就呵斥回去:“你去上学了,你俩兄弟谁来带?等他们大点再上吧!”就这一声严厉的呵斥,呵断了我母亲一生的上学之路,母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当时我的两个舅舅,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我的母亲八岁。
我是上学之后才知道母亲不识字的。因为当我第一次拿着新课本兴致勃勃地来到家里要母亲教我识字时,母亲的头摇得很干脆,也很无奈,从此在我的心里母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
一天,我的手机上忽然来了一个陌生的号码,我一接听是母亲打来的。我吃惊地问母亲用的是谁的手机,母亲告诉我妹妹刚买了一个新手机,就把旧手机送给了她,告诉我这就是她的号码,让我记下来。我连忙在我的手机上输上了母亲的手机号码。以后,我就经常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
母亲知道我有胃炎和胆囊炎的毛病,又经常喝酒,所以隔几天就打来电话问我最近又喝醉过没有,还说酒不是好东西,能少喝就少喝,自己的身体要自己照顾;我自小脾气坏,见火就着,因此和妻子争吵不断,母亲最不放心我这个,在电话里翻来覆去地叮嘱我。天冷了提醒我加衣,天热了又怕夜里着凉。不仅对我如此,对弟弟更是牵肠挂肚。弟弟远在北京工作,虽然是长途,母亲隔三差五也要打个电话过去,问长问短絮叨个不停。
日子在我们的忙忙碌碌中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电话也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生活中一道温暖亮丽的彩虹。可我们谁也不曾想过一字不识的母亲是怎样记住我们的手机号码的。她从来不会把给父亲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也不会把我和弟弟、妹妹的电话打到父亲的手机上去。
我终于见到了母亲的那个特殊的电话簿。母亲过生日那天,我们谈到母亲给我们打电话的事,忽然想起要看看母亲的电话簿。母亲有些难为情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电话簿啊,就是一个小纸片片。”大家都嚷着要母亲把她的“电话簿”拿出来。母亲拗不过我们,只好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小纸片来。我急忙接过母亲手中的纸片,大家也都把目光齐刷刷地聚拢过来。我们惊异地发现在一张不大的硬纸片上分明写着:老头子、大小、妮妮、二小,每个名字后面都相对应地写着各自的手机号码。
我真的难以想象在我们看来极其简单的几个汉字和四个十一位数的手机号码,而对于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70多岁的老人,该是怎样用心才能记住它们的。这些象征着我们名字的汉字,包含了母亲怎样的心血,这看似平凡的表达却为朴素而伟大的母爱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那一刻,捧在手中的薄薄的“电话簿”显得格外沉重,把我有力的大手压得生疼,生疼……
在母亲的枕头下,有一个特殊的电话簿。
母亲算是没有进过学校门的人。听她说,当她和小伙伴一起高高兴兴地到那个用家庙改成的村小学开学报了名,老师告诉她第二天就可以正式来上学时,母亲高兴得到半夜都没睡着。可第二天姥爷硬是把头脚走出大门的母亲二脚就呵斥回去:“你去上学了,你俩兄弟谁来带?等他们大点再上吧!”就这一声严厉的呵斥,呵断了我母亲一生的上学之路,母亲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当时我的两个舅舅,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我的母亲八岁。
我是上学之后才知道母亲不识字的。因为当我第一次拿着新课本兴致勃勃地来到家里要母亲教我识字时,母亲的头摇得很干脆,也很无奈,从此在我的心里母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
一天,我的手机上忽然来了一个陌生的号码,我一接听是母亲打来的。我吃惊地问母亲用的是谁的手机,母亲告诉我妹妹刚买了一个新手机,就把旧手机送给了她,告诉我这就是她的号码,让我记下来。我连忙在我的手机上输上了母亲的手机号码。以后,我就经常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
母亲知道我有胃炎和胆囊炎的毛病,又经常喝酒,所以隔几天就打来电话问我最近又喝醉过没有,还说酒不是好东西,能少喝就少喝,自己的身体要自己照顾;我自小脾气坏,见火就着,因此和妻子争吵不断,母亲最不放心我这个,在电话里翻来覆去地叮嘱我。天冷了提醒我加衣,天热了又怕夜里着凉。不仅对我如此,对弟弟更是牵肠挂肚。弟弟远在北京工作,虽然是长途,母亲隔三差五也要打个电话过去,问长问短絮叨个不停。
日子在我们的忙忙碌碌中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电话也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生活中一道温暖亮丽的彩虹。可我们谁也不曾想过一字不识的母亲是怎样记住我们的手机号码的。她从来不会把给父亲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也不会把我和弟弟、妹妹的电话打到父亲的手机上去。
我终于见到了母亲的那个特殊的电话簿。母亲过生日那天,我们谈到母亲给我们打电话的事,忽然想起要看看母亲的电话簿。母亲有些难为情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电话簿啊,就是一个小纸片片。”大家都嚷着要母亲把她的“电话簿”拿出来。母亲拗不过我们,只好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小纸片来。我急忙接过母亲手中的纸片,大家也都把目光齐刷刷地聚拢过来。我们惊异地发现在一张不大的硬纸片上分明写着:老头子、大小、妮妮、二小,每个名字后面都相对应地写着各自的手机号码。
我真的难以想象在我们看来极其简单的几个汉字和四个十一位数的手机号码,而对于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70多岁的老人,该是怎样用心才能记住它们的。这些象征着我们名字的汉字,包含了母亲怎样的心血,这看似平凡的表达却为朴素而伟大的母爱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那一刻,捧在手中的薄薄的“电话簿”显得格外沉重,把我有力的大手压得生疼,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