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母 亲

□马宗显
   母亲已82岁高龄,有点耳背,没别的毛病,缝缝补补的活还能穿针引线,村里人说老人家一生行好积德修来的福。
   母亲通情达理、乐施好善,在十里八里是出了名的。哪家有难陪着人流泪,哪家生闲气闹乱子就上前去劝说。大饥荒年代,生活的艰辛随处可见,我父亲在东北做工,邮家点钱,买些地瓜干来充饥,这是一家人的希望所在,但遇到“揭不开锅”的人家,母亲也毫不吝啬地分些瓜干去周济,直到今天,活过来的那些人感恩戴德地还夸母亲心眼好。
   母亲一生正直善良,本应修来洪福齐天,然而福没修到却在晚年一连遭遇致命的打击和不幸。母亲67岁那年,她最喜爱的、最引以为荣的长孙脱离大学生活去五台山当了和尚,长孙是老人的命根,何况这小子长得五官端正,机灵活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偏远的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啻于石破天惊,但当时谁又能料到一位大学生出家当和尚,可想而知,母亲是何等的失望和伤心。母亲76岁那年,唯一的闺女病逝,这次对母亲的打击是致命的。当时我痛苦地想母亲完了,我们整个家完了。得到这个消息母亲昏了过去,我抱着母亲放声大哭,昏迷中的母亲听到我的哭声,马上睁开泪眼,劝我说:“孩子,我不难过,不难过。”是不难过吗?不,是母亲从滴血的心痛中走出来,努力向儿子和一家人奉献的无奈凄楚的深爱!
   然而,无情的折磨继续逼迫着可怜的母亲,12年前,70岁的父亲患上颈椎病,开始得病就不能自理生活,经专家诊断:颈椎压迫脊髓神经。12年来为父亲看病,倾其所有,病也没有看好,做儿女的不常在家伺候父亲,母亲的劳累不言而喻。比如每天倒拉椅子拖着父亲艰难地一步步挪向屋门口,每走一步,椅子只有拉得不远也不近,才能便于父亲抓着椅子把行走,五十米远的距离,需要走半个小时,这样每天要来回多次;有时父亲站不起来,母亲就费力地提着父亲的后腰带把父亲提起来,父亲身材高大,母亲瘦弱矮小,母亲的体力从哪儿来的?……看到母亲年复一年的艰辛,我时刻如坐针毡般的痛苦,然而母亲却苦笑着说:“咱就是这命!”
   这是母亲直面人生的力量源泉!也是母亲能够历经艰难的精神支柱。人生有四重大恩,惟父母养育之恩,天高地厚,永难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