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下一版>

日期:[2018年12月0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改革管理体制 激发内生动力

—— 巨野县龙堌镇行政管理体制四年试点改革侧记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巨野县龙堌镇采访,只见街道干净、店铺整洁、交通有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14年10月,巨野县龙堌镇被确定为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四年间,龙堌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冰试水笃定前行,一系列改革大动作,使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一个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现代化新型小城市拔地而起。
  扩权强镇——承接县级权限527项
   改革的焦点,是县级权限的下放。试点改革以来,龙堌镇以现代新型“小城市”为建设和发展目标,承接了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综合执法、城镇建设等内容的527项县级权限。
   “权力是把双刃剑,不但要确保下放到位,更要承接到位、适用到位,这是龙堌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镇扩权的关键。”龙堌镇党委书记刘海忠说。
   龙堌镇对传统的机构设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整合审批、服务、执法资源职能,新组建 “一办、七局、五中心”,这些部门对上衔接,对下服务,人有专责、事有专权、责权分明、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体系已然形成,为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体制保障。
   “乡镇管理难,以前难就难在管理人员太少又有责无权。”龙堌镇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李孔令说,在乡镇短短的一条街,马路清扫归环卫部门管,店铺牌匾归工商部门管,店外经营是城管部门的事,车辆乱停是交警部门的事……各部门在乡镇的人员少,根本无力承担管理责任。而作为镇政府一级,却没有相应的行政处罚权。为此,龙堌镇创新综合执法模式,整合国土、城管、安监、环保、市场监管等16个执法职能,将78人的执法队伍分为四个中队,划定区域,开展综合执法,形成执法工作合力。
  “一次办好”——群众小事、急事不出社区
   四年间,龙堌镇紧紧扭住“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关键点,围绕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瞄准村级服务“短板”精准发力。
   县级权限下放到镇,镇里也把39项权限下放到村和社区。目前,龙堌镇根据村居人口分布、距镇区远近,建立了5个一站式村级服务中心。试点以来,五个村级服务中心平均每天接待办事群众100余人,年办理业务30000余件,有效拓宽了便民服务领域,减少了群众办事成本。
   同时,创新管理服务体制,按照“以人为本、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本三化的要求,以村居为服务网格单位,将服务区划分为66个网格,聘请66个全科网格员,工资由镇财政拨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了镇里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另外,龙堌镇还在全镇44个村居设立了党群服务站,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实行上门认证服务,部分业务现已实现电话预约和网上办理,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急事不出社区”。
  改革出活力——创新趟出新路子
   优化财税分成机制,为村集体社区服务提供财力保障,这是龙堌镇在全省的又一创新。
   龙堌镇针对部分村无集体资产、无集体积累,村队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等实际,打破了村级无财税分成的定例,建立村队新引进企业税收分成机制,即凡是由村队或其群众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除按照相关政策奖励外,还要按照企业缴税乡镇留成部分的50%给予社区村队,用于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鼓励村队干部干事创业、加强社区村队造血功能。
   目前,全镇已有14个企业项目进入落地投产阶段,计划总投资达1.3亿元,可新增就业1100人,预计新增税收1350余万元,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300万元,每个项目村平均每年可达到18万元。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龙堌镇用足用好上级财政、金融、土地、户籍、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争取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236亩,累计筹集资金3亿多元,拉动社会资金近10亿元,实施了一批乡村道路、供暖、供水、学校、卫生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龙堌镇医疗、教育、市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供水供暖等公共服务设施档次和城镇化水平,镇区面貌焕然一新,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趟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讯员 谢新华 张体征 记者 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