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2月0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小村有了工业园

——看定陶区冉堌镇王双楼村的乡村振兴路
  新建的300平方米扶贫车间的厂房里,100多台电动缝纫机“嗒嗒”地昼夜不停,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五颜六色的布料变成一件件成衣……
   11月30日,定陶区冉堌镇王双楼珂珂佳服装车间,一派忙碌景象。
   服装厂是村里的第二个 “扶贫工厂”。自今年10月建成投产以来,该厂已吸纳周边村100多名妇女就业,其中仅王双楼村的贫困户就有20多人。贫困户王洪芝在这里工作快一月了,月收入4000多元,“在这干活开支小,又能顾家,比出去打工强多了。”王洪芝说出了当地不少贫困群众的心里话。
   有了产业,脱贫成果才可持续。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该村党支部利用原来闲置的王双楼中学,先后引进了菏泽清联食品有限公司、孔君牧业、山东味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菏泽乐厨晏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型工业园。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王双楼村村级集体经济有了积累,先后新建2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及广场3处、公园1处、安装路灯90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处、新修农田水泥路10公里,打井18眼,疏通沟渠2600米,建桥涵15座,扶持贫困户发展高标准钢架结构蔬菜大棚16个、养殖棚10个、种植西瓜500亩,确保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为“全市文化教育科技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全市乡村文明和移风易俗现场会、定陶区社会综合治理现场会等提供了现场。
   王双楼村的变化,是冉堌镇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
   冉堌镇党委政府通过一村一策,把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示范基地、促进扶贫车间和企业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借助惠农政策、搭建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发家致富 “双赢”平台作为贫困村摘帽的主要抓手。当地群众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减少,一批有技能、有拼劲、想创业的年轻人回到了村里,为推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原来村里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很多,道路泥泞,守着得天独厚的集贸市场优势,人居环境却苦不堪言。”村民王洪旺说。如今,走进王双楼村,令人眼前一亮:干净宽阔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相映成趣的村中游园,充满欢乐的文化大院……一排排村民新居黄墙蓝瓦,与翠绿的女贞、垂柳相互映衬,一面面文化墙分外惹眼,成为村中最美的风景。在村文化大院里,农闲时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设置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晚上来这里跳广场舞的村民络绎不绝。
   “生态环境变好了,婚丧嫁娶文明了,陈规陋习消失了,美丽乡村越来越近了!”王双楼村老党员雷中亮兴奋地说。为了淳民风、正乡风,该村突出创新抓服务、促满意,成立了干群联络站、群众说事点,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规章制度,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组织,每年开展 “模范党员”、“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
  通讯员 王义合 记者 刘卫国